小炉匠:李好善
 2024年10月12日

分享转发:


          小炉匠名叫惠民,小名叫好善,生于一九三零年正月二十五日,一九九六年十一月初五病逝,享年六十六岁。六十到七十年代,小炉匠常年出门在外,走乡串户,走州过县,给人家补补铁锅,修理个小型农具。
      小炉匠出门时挑着两个木箱担子,里面装着他的铁活工具,有一百多斤重。高高的个子,黑黑的肌肤,由于常年担担的原因,显得腰有些弯曲。那个年代像这样有小手艺的人出门要带上大队和公社的介绍信,沒有介绍信就寸步难行,那儿也去不了。回家后要给队里每天缴五毛或一块钱,这样队里才能记同等劳动力的工分,参加队里的各种分配。
      小炉匠的手艺在十里八村是独一无二的。在那个经济特别匮乏的年代,几乎家家户户做饭的锅破了不是去买新的,而是请小炉匠来修补,经过他的修补,再破的锅也滴水不漏,使用如新,照常能做饭。女人用的捻线杆、针线钳做的小巧玲珑,那些做针线活的女人们爱不释手。
      小炉匠不但手艺好,而且也是一位负责人的人。一生中育有二男三女,八九口人就靠他的手艺维持生计。为了让一家人过上好的生活,常年奔波在外。有时乡党们给些好吃的也舍不得自己吃,从几百公里几十公里外回家时带给孩子们吃,记得在一九七七年在山底下打石洞,工地灶上榨了些油饼按人分了几个,自己舍不得吃也拿回了家。
      小炉匠不但是一个勤俭持家的人,而且也是一个勤劳的人。包产到户后由于年龄的原因不能出门了,在家里总是闲不住,有时间就去沟边、沟里挖柴,有两次释手掉入悬崖,身负重伤。包产到户那几年,都是人力割小麦,他晚上不睡觉,月光下在地里割小麦,到天亮时几亩地里的小麦已经割完了。
      说到这里,不由得想起在这个世界上,不知有多少个这样伟大的父亲,为了家庭的幸福,为了子孙的幸福,勤勤恳恳,任劳任怨,他们的一生吃尽了苦头,而把幸福留给了子孙后代。小炉匠的一生就是一个真实的缩影!
   供稿人:李天贵